1.文峰塔的来历

2.常州天宁寺塔介绍?

3.中国有几个文峰塔?

4.文峰塔的历史来源

5.《中国建筑史》读记:跟着梁思成去旅行之河南安阳天宁寺塔

正定天宁寺塔_天宁寺塔

仪征天宁寺塔,始建于唐代景龙三年(公元709年),《仪真隆庆县志》中《天宁万寿禅寺》一文明确记载:“在县治东南,澄江桥西。始自唐景龙三年,泗州僧建佛塔七级,以镇白沙,创永和庵于塔后。1仪征天宁寺塔坐落在城河南岸,与鼓楼对峙,隔河相望,与鼓楼并称为真州“双壁”。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(公元709年),毁于五代十国,宋代重建,又毁于宋元战火,历代屡建屡毁,于明洪武四年重建,现为砖木结构塔身。

文峰塔的来历

因为天宁寺在历史上早就已经被毁坏了,从而只剩下这一座天宁寺塔,而塔所处于的位置是在当地的居民区里面,后来出现了道路,就变成了浙江街头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线了。其实一开始在路边看到这座塔的时候,发现这座塔十分破旧,和周边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,而后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座塔是十分有名的天宁寺塔。

天宁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可以算得上是国宝级的古建筑物了。而之前的天宁寺本就已经被毁坏了,在寺内的另外一座东塔也早就已经坍塌了,如今就只剩下这座西塔孤零零的屹立在道路边上,因此这座天宁寺塔也是相当珍贵的一个古建筑物了。

因为天宁寺塔本身就比较破旧,当地政府就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修复。因此天宁寺塔是不可能被移动到别的地方进行保护起来,只能够放任其在道路边。如果我们在看到这座天宁寺塔的时候,一定不要随意破坏,免得造成毁坏。而这座天宁寺塔也就成为了宁波街道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了。

宁波属于浙江省十分重要的一座城市,在长三角地区是属于比较核心的城市。而宁波城市也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历史遗迹比较多。就连在街道边都能够看到一座久经风霜的古建筑物,也是让人十分惊喜的,谁能想到这座破旧的街边塔竟是国家的保护文物。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我们中国的古文物,将这些珍贵的东西保存下去。

常州天宁寺塔介绍?

文峰塔的来历:

文峰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区域,高38.65米,周长40米,因塔建于天宁寺内,原名天宁寺塔。乾隆年间,时任彰德知府的黄邦宁想要重新修缮天宁寺。一日清晨,他来到寺边的西营坑前,忽见天宁寺塔的道影落在石桥之上,宛若一支毛笔搭在桥上,石桥则成为了笔架。看到此景,黄知府欣喜,这是彰德府要出状元了,也坚定了黄知府重修天宁寺的决心。

天宁寺扩建完工后,黄知府站在塔内平台上,突想起塔影宛若毛笔的事,觉着这塔应该代表古城安阳的文化高峰。从塔里走出后就在塔门横额上题了“文峰耸秀”四个大字。

衙中人心领神会,于是,大家开始使用“文峰塔”之名。久而久之,这座塔的名字就改为了文峰塔,而它的本名“天宁寺塔”却很少提起。

中国有几个文峰塔?

天宁宝塔,位于常州市市区延陵东路天宁禅寺中轴线北端,当代新修佛塔。

塔建设于2002年。宝塔总高一百五十三点七九米。塔平面取八方以安天下;塔高度以“千尺十三层为率”,塔取足十三层,定楼板面高一百零八米。寓“登上一百零八米高塔,听上一百零八响钟声,解除一百零八种烦恼,实现天下安宁”意。塔基台呈婆罗浮图形,层叠七级,四千零十六座小塔,丛聚如林。塔体本身明层礼佛,暗层服务,内外装修,高级木构,古色古香;钢结构承重,金铜瓦盖顶,通体有明显卷杀,气势雄浑,具足唐风;金顶玉体,五只相轮,金光灿烂,丰富华丽。在标高二十一米以上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,标高零点四五至二十一米的柱采用劲性十字柱和混凝土建筑结构。

主塔由下向上象竹笋状缩小。宝塔按七度抗震设计,作为千年工程百米高塔,有着坚实的地基。主塔座落在二百三十七套四十厘米见方、桩深二十七米静压桩基础上,底板厚一点八米;围绕主塔四周塔林,采用二百二十六套三十厘米见方、桩深十一点六米静压桩基础。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。

常州天宁寺塔

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,提升中标率,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。

文峰塔的历史来源

一个。

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,高38.65米,周长40米,因塔建于天宁寺内,原名天宁寺塔;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,作为代表当地“文风”的象征,故又称文峰塔。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,已有一千余年历史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建设沿革

五代后周广顺二年(952年),始建。

宋、元、明、清均经重修。

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“文峰耸秀”四个大字,故又名文峰塔。

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复修时改为七层。

1964年,安阳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整。

2001年,恢复部分建筑。

《中国建筑史》读记:跟着梁思成去旅行之河南安阳天宁寺塔

文峰塔,高38.65米,塔基周长40米,壁厚2.5米。砖身木檐,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,莲瓣共7层,上下交错,左右舒展,上承塔身,下护塔基。塔身有五层重檐,从下往上逐级增大

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,寺原建于隋仁寿(601-604)年间,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(952年),迄今已有一千多年。元、明、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。

1772年(清乾隆三十七年),当时任彰德(即今安阳)知府的黄邦宁,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。解放以后,人民政府进行两次整修,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扩展资料

安阳天宁寺文峰塔就是典型的佛塔。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,卜承塔身。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,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。

这种平台、莲座、辽式塔身、藏式塔刹的形制,世所罕见。再加上塔身下部8根盘龙柱之间极其精美的佛教故事浮雕,无怪乎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赞叹有加。

塔西有湖,一桥居中。临塔观湖,似见虹卧碧水;当桥望塔,影如梦笔生华。若于文峰立交桥东眺,或有佛光普照、紫气东来之意。

参考资料:

百度百科-文峰塔

梁思成在《中国建筑史》中提到了河南安阳的天宁寺塔(又称“安阳白塔”“文峰塔”):

据现场的资料介绍,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,寺原建于隋仁寿(601—604)年间,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(952年),迄今已有一千多年。元、明、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。

文峰塔高38.65米,塔基周长40米。砖身木檐。塔身有五层重檐,从下往上逐级增大。塔刹属藏式喇嘛塔,为清代砌筑。

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,莲瓣共7层,上下交错,左右舒展,上承塔身,下护塔基,把塔装饰得更为壮观。

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逐渐缩小,而文峰塔一反常规,塔身上大而下小,呈伞状,为国内外所罕见。

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登临文峰塔后,写下诗篇:

“层伞高擎窄堵波,洹河塔影胜恒河,更惊雕像多殊妙, 不负平生一瞬过。”

多年前我曾去安阳参观,看到此塔在市内非常突出,所以兴冲冲地过去参观,当时还允许爬上去,俯瞰安阳,视野开阔。不知现在还让进去吗?